搜索

[韓劇] [長沙裡: 被遺忘的英雄]在戰爭裡,我們不會找到答案

lcw_008 Lv.14

发表于 2019-12-25 21: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 898 回复: 0|

[長沙裡:被遺忘的英雄]在戰爭裡,我們不會找到答案,只有血肉模糊的同袍和敵人,我們也只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朝鮮戰爭在中國的語境下總是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口號和那群“最可愛的人”緊密相連。那段歷史,在課本裡,在主流的話語體系中,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只是關於戰爭和歷史,我們所看到和身處其中的個體所經歷的,總會有很微妙的平衡或者說是衝突。
        有時候我發現,從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不一定是要去為誰背書,未必是要去強迫自己去認同什麼,而是盡可能地去瞭解真實,無論是哪一方的。
        它的另一個名字叫做韓戰,戰爭的起因是朝鮮的人民軍南下,企圖統一朝鮮半島。影片的故事背景,“1950914日淩晨,為了攪亂朝鮮軍隊部署,772名僅接受了兩周訓練毫無戰鬥經驗、平均年齡僅有17歲的南韓學生兵搭乘門山號登陸艦前往慶北英德郡長沙裡展開登陸作戰,戰況慘烈,卻為仁川登陸作戰打下了基礎。”
        客觀地說,《長沙裡: 被遺忘的英雄》是一部很平庸的戰爭片,戰爭場面倒沒有多麼出彩,反而有些“過家家”的感覺,它更多地想表達地是反戰主題和對歷史和英雄的銘記,當然,關於所謂的英雄,立場不同,評判各異。一場戰爭,很多不同的看法,唯一相同的是被捲入戰爭的普通人才是最大的受害者。關於反戰,在對戰爭的起訴中,戰爭本身帶給人最深的恐懼,而恐懼或走向邪惡的瘋狂,或走向黑暗的死亡。身處戰爭夾縫裡的人性,最真實的是國仇家恨,也許是看過太多的犧牲,“唯有犧牲多壯志”反而不壯志了,犧牲也未必就是要去換新天,只是犧牲的他們是舊世界的殉道者。不過聯繫到當下的HK,一群想推翻舊世界的人,卻根本就沒有建設新世界的方法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
        每個人都有父有母,家庭是一個人出發的原點,戰爭裡的仇恨也從家的破碎裡蔓延開來,以至於有的學生兵會說,“只要是敵軍,就算是我的親兄弟,我一樣會擊斃。”希臘人在廣場上的辯論:“問在無可選擇的處境中,什麼是不可讓渡的?”在戰爭裡,我們不會找到答案,只有血肉模糊的同袍和敵人,我們也只相信我們所相信的。
      “如果沒有戰爭,這群年輕人又會有多麼燦爛美好的未來呢?”領導學生兵的大尉李明俊後悔了一生,被軍事法庭審判,即使後來恢復名譽,脫下軍裝後,也為了給那支學生軍尋求番號而獻出了一生。
        朝韓其實本就是同一個民族,不過後來意識形態的分化對立,相愛相殺,最終分裂。如果從結果論,其實朝韓是我們曾經的另一種可能性。從黨派之爭到大資產階級的獨裁和社會主義的民主道路的決一死戰。儘管“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話太過柔軟,可“偉大的詩人都不是現存功利的獲取者,他們在生活中一敗塗地,他們的聲音,他們展示的生命世界,則與人類共存。”詩人往往死于過於柔軟,而我們卻可能死於過於堅硬。
        歷史既然就這樣發生了,它也是必然的,但當我們不斷回頭看的時候,過去、現在和將來又好像觸手可及。
        最近看了挺多的韓國電影,對韓國這個國家的感情卻很是複雜,一面讚歎其頑強地生命力,另一方面也同情它的遭遇。以為它什麼都敢拍很厲害,到現在發現很多東西拍了也是無能為力。也許他們過得比誰都好,悲觀著同情他們只是一個笑柄;也許他們背後藏著的才是最撕裂的漩渦。
        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這樣一段話:“一個死了的英雄才是完美的英雄,不是嗎?現在的韓國,總統只是一艘海上航船,而財閥永遠是風。起風了,韓國的命運如同風中殘燈。起風了,英雄一去不回。這是英雄的宿命,也是沒有真正主權的國家的國家的宿命。”

轉自:tz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zzkorea.com@gmail.com|手机版|住韩网

GMT+8, 2024-5-5 10:32

住在韩国华人留学生网站

© 2012-2017 www.zzkorea.com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