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韓劇] [興夫]從電影《興夫》看國門洞開前夜的朝鮮社會

lcw_008 Lv.14

发表于 2019-2-24 00: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 876 回复: 1|

韓國電影中常有以古典小說為底本改編的作品,今年的《興夫》便是其一。電影《興夫》化用了《興夫傳》的故事情節,講述了專寫男女豔情秘事的小說家興夫逐漸成長為為群眾發聲的小說家的故事。雖然電影情節多為虛構,但卻巧妙地插入了不少十九世紀上半葉朝鮮的歷史背景知識,如勢道(亦寫作“世道”)政治、讖緯書、諺文(即韓文)小說及盤索裡(又譯為韓國清唱)的流行、洪景來之亂、三政紊亂、群眾秘密結社等等。通過這些關鍵字,可以迅速地把握當時朝鮮歷史的發展脈絡。
1.jpg
電影《興夫》海報
《興夫傳》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遊夫與興夫是兩兄弟,遊夫是長子,繼承了祖上的大筆財產,成為富裕的地主,而興夫則是無田無業的窮佃戶,靠給人種田打散工為生。善良的興夫救了一隻腿受傷的燕子,燕子為了報恩,銜來瓜子送給興夫。興夫將瓜子種下,後來切開結出的瓜,收穫了大量金銀財寶。心腸歹毒的遊夫聽聞此事,想有樣學樣。他故意弄折一隻燕子的腿,然後再治好燕子。不過遊夫可沒能在燕子送來的瓜子結出的瓜中收穫財寶,反而被瓜中跳出的妖怪狠狠揍了一頓。這個故事最開始時並沒有獨立文字,而是盤索裡藝人根據一些民間故事進行敷陳加工的說唱段落,後在不斷的口口相傳之後,最終被整理為文字。由於盤索裡這種說唱藝術在民間的盛行,這個故事也被傳播到朝鮮八道的每一個角落。也有人認為這個故事諷刺的是當時的權勢家族——潘南朴氏一族,因為“潘南朴氏”在興夫的唱段中直接出現,興夫感慨自己雖然是窮光蛋,但也是潘南朴氏出身的兩班。同時,《興夫傳》的代表意象之一的“瓜”在韓語裏與“樸”的發音相同,都讀作“PARK”,而“瓜子”的發音恰好就是“朴氏”。
2.jpg
諺文《興夫傳》,日本東洋文庫藏本
勢道政治:改變家族命運的女兒們
電影《興夫》將故事舞臺放在朝鮮憲宗末年的1848年。《興夫傳》中性格迥異,命運不同的倆兄弟角色被設定為官居刑曹判書的富哥哥趙恒裏與名字被逐出族譜、遊蕩民間的窮弟弟趙赫。雖然電影沒有明說是豐壤趙氏一族,但趙恒裏的死對頭——禮曹判書被設定為一比特叫金膺集的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虛構的人物影射的就是豐壤趙氏與安東金氏,1848年恰是這些大家族的政爭最為激烈的時節。
說到這裡可能有讀者會問:為什麼兄弟之間的經濟與社會地位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其實,這與朝鮮時代的身份制度及繼承制度有關。朝鮮時代施行的是嚴格的身份制度與“從母法”,從法律上看來,兩班與兩班結合,生下的孩子才是兩班。如果母親是良民,孩子也是良民,如果母親是賤民,孩子也是賤民。雖然影片中沒有明說,但考慮到趙恒裏、趙赫之間天壤之別的社會地位,加上趙赫之名還被逐出族譜,可以猜測趙赫甚至不是庶子,而是孽子——即其生母為賤民,這也很好解釋了趙赫為什麼對貧苦的群眾的處境深懷同情。雖然朝鮮前期實行的是男女均分的繼承制度,但到了朝鮮中後期,繼承制度逐漸發生變化,財產繼承漸漸向嫡長子傾斜,女兒則從繼承人名單中除名。
儘管朝鮮後期將“嫁出去的女兒”視為“潑出去的水”,但諷刺的是,十九世紀勢道政治得以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權臣家族往往有一個當上王妃或是生下國王的女兒。年幼或缺乏政治經驗的國王登基後,大妃垂簾聽政成為政治生活中的常態,而大妃們依賴的政治助手主要是自己的娘家人,從而形成勢道家族。以至於有學者在劃分開港之前的十九世紀朝鮮歷史時,將1863年興宣大院君上臺之前的時期稱為“外戚勢道期”,將之後的時期稱為“內戚勢道期”。
何為勢道?韓末知識份子樸齊炯在《近世朝鮮政鑒》中有一段精闢的概括。
“朝鮮俗語,以政權為世道,雲某人為世道,某家失世道。夫自古强宗貴戚,或佞臣嬖宦,能操縱人主,專擅政事者無代無之。……唯朝鮮之謂世道者,其人雖在卑官散職,若王命以世道之任,則塚宰以下聽命於此人。凡軍國機務,百官狀奏,皆先諮於世道,而後奏於王,亦先詢於世道而後决。威福在手,與奪唯意,舉國奉事世道如神明,一忤其旨,禍患立至。雖夙德大才,不為世道所知,則淹沒草野。”
簡單說來,勢道家就是國王之下一人而已,當時幾乎所有的國家權力都集中在勢道家手中,國王不過是個擺設。有名的勢道家族有慶州金氏、安東金氏、潘南樸氏、豐壤趙氏等,其中安東金氏掌權最久也最為著名。所謂“安東金氏六十年勢道”,一直到豐壤趙氏出身的神貞王后在哲宗死後將興宣大院君之子指定為下一任國王,即高宗,才結束了安東金氏的專權時代。
影片中一直板著臉教訓憲宗的大妃正是安東金氏出身的純元王后,她是憲宗的祖母,在憲宗與哲宗初期接連垂簾聽政。為維護安東金氏的利益,純元王后高度介入國家政治的運作,這與影片中的形象基本一致。而影片的憲宗是一比特懷抱改革之心,但在勢道家族的盤根錯節的利益聯盟之下,無法開展實質性改革的國王,這一點也算符合史實。不過,盤索裡藝人在景福宮為憲宗與純元王后演出《新興夫傳》最新版本,甚至還將憲宗早逝的父親(純元王后之子)——孝明世子搬上戲臺,借孝明世子之口讓憲宗關心老百姓的生活,積極改革,顯然是歷史上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當時的兩班士大夫骨子裡不會瞧得上盤索裏這種說唱藝術形式,也不會瞧得起主要由賤民構成的盤索裡藝人,更何况讓這樣的“下賤”的說唱形式進入宮中敘述“崇高”的國王之父呢?再說,演繹在世國王的父親,也是一件稍不留神就會觸犯王家忌諱的事情,朝鮮王廷也不會將話語解釋權讓給民間。另外,朝鮮後期的國王大多是在慶熙宮,或是昌德宮與昌慶宮處理政事,景福宮在1592年的壬辰戰爭中被焚毀,到高宗即位後才大規模重建,高宗之前的憲宗時期當然也不可能在景福宮上演大戲。
3.jpg
純元王后之父,開啟安東金氏勢道政權的金祖淳(1765-1832)。他曾於1792年作為謝恩兼冬至使節團書狀官出使清朝。
朝鮮的讖緯之學:“木子亡,奠邑興”
影片中多次提及一本叫《鄭鑒錄》的讖緯之書,興夫還在勢道家強迫之下,寫出一本名為《新編鄭鑒錄》的書,為勢道家打擊政敵所用。實際上,朝鮮後期確實存在名為《鄭鑒錄》的書,但這書不是一本,而是一系列讖緯書的集成。朝鮮後期可以說是讖緯書極為流行的時期,《鄭鑒錄》之外,還有《南師古秘訣》、《鄭北窗秘訣》、《土亭家藏訣》等等。
按《鄭鑒錄》的記載,某天鄭鑒與李沁(書中虛構的傳說性質的人物)在金剛山上進行了一場隱秘的對話,而此書中記錄了鄭鑒當時所說的話。鄭鑒主要是說天下即將大亂,發生戰爭時一定要躲到所謂的勝地避難,亂世之後,李氏王朝滅亡,之後會出現一個沒有尊卑貴賤沒有男女差別的平等的鄭氏王朝。實際上,“鄭真人”或“鄭道令”出世來拯救群眾的傳言在朝鮮後期非常流行,這大概是與朝鮮歷史上出現的幾比特重量級的“反賊”恰好都姓“鄭”有關。比如朝鮮初期被太宗李芳遠指為“逆賊”而被誅殺的權臣鄭道傳,壬辰戰爭爆發之前被撲滅的鄭汝立一黨——此案牽連致死的人數多達上千,以及1623年仁祖上臺之後被肅清的鄭仁弘。當時朝鮮社會還盛傳“木子亡,奠邑興”的流言,“木子”為“李”,“奠邑”為“鄭”,這流言將李氏將亡,鄭氏將興的意思表達得非常露骨。影片中亦提到“鄭真人”的流言。在群眾中擁有極高聲望的趙赫被周圍人問道:“您覺得興夫就是傳說中的‘鄭真人’嗎?”那時興夫在趙赫的鼓勵下,寫出反映群眾心聲的《新興夫傳》而獲得大家的認同。趙赫笑笑回答:“是大家選擇出的‘鄭真人’。”
4.jpg
《鄭鑒錄》,日本東洋文庫藏本
影片中描寫興夫出版小說時,著重刻畫了興夫是用諺文創作小說,然後通過版刻的管道進行出版的情况。十九世紀的朝鮮的確是諺文小說極為盛行的時期,漢文讀解能力不高的女性與平民是諺文小說的主要讀者。不過,當時流行的主要是漢文小說轉譯為諺文的故事,純諺文創作的故事雖也存在,但數量並不是那麼多,如《興夫傳》、《春香傳》這類從盤索裡而來的故事。版刻諺文小說進行出版,儘管在科技上不存在問題,但是當時版刻成本很高,無論漢文還是諺文小說,更普遍的是通過手抄的形式進行流通。十八世紀末期的高官蔡濟恭曾責備女性沉迷小說這一社會現象:
“竊觀近世閨合之競以為能事者,惟稗說是崇。日加月增,千百其種,儈家以是淨寫,凡有借覽,輒收其直以為利。婦女無見識,或賣釵釧,或求債銅,爭相貰來,以消永日,不知有酒食之議,組紃之責者往往皆是。”
書店到十九世紀晚期才在朝鮮出現,在這之前的書籍流通,主要是通過名為“貰册房”的店鋪進行,即早期的租書屋。同時,在書籍交易中還活躍著名為“書儈”的遊走於買家與賣家之間的書籍仲介商。影片中興夫的小說能在漢陽等地引發追捧的熱潮,背後肯定少不了貰册房與書儈的推波助瀾。
洪景來之亂:近代風潮來臨前的動盪
電影《興夫》將敘事的重點放在群眾意識的覺醒與對統治階級的反抗上,把故事中興夫與兄長遊夫的分離設定為1811年12月爆發的“洪景來之亂”。“洪景來之亂”是洪景來、禹君則等人利用“鄭真人出世”說,在平安道等地主導的一場反抗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與對關西人歧視的戰爭,在當代史學界亦被稱為“關西農民戰爭”。平安道地區可以說是當時朝鮮商品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此地因與清朝接壤,通過人參、帽子等商品的貿易,聚集了大量財富,但絕大部分財富流入與勢道政權緊密勾結的大商人手中,群眾仍然在溫飽線上掙扎。這時期的朝鮮賦稅體制,即以“田政”、“軍政”、“還政(政府在荒年時借給農民米糧,豐收時再加上利息一起歸還的制度)”構成的“三政”體系陷入紊亂狀態,加上天灾不斷,甚至出現“黃口簽丁(未成年小兒也被算成軍丁而徵稅)”、“白骨征布(死去的人也被列在徵稅名單上被征軍布)”的荒唐景象,百姓生活極為困苦。同時,朝鮮朝廷在人才登用上對平安道等西北地方實施差別待遇,西北地方出身的士子即使考中科舉,也很難躋身高位官僚行列。《洪景來傳》中提及舉事原因時說道:
“政權者,自是國家之公器,人民者俱是國家之基本。今戚裏專橫,國政腐亂,天灾地殃,歲饑民困,朝廷無救濟之意。况我西土之人,小人困於唆膏,君子無路登用,此正奮起之時也。”
儘管洪景來等人在舉事四五個月後就被朝廷鎮壓,但洪景來在與官軍戰鬥的過程中不斷散佈清軍將會幫助農民軍的消息。當時參加鎮壓的軍官方禹鼎在日記中留下如下的記錄:
“景來每以胡兵萬餘騎救援,次四月十八日,自江界出來之說,妖惑人心是白遣。”
“景來聚會黨徒而言曰,事已至此,勢無奈何。但吾所請者,胡兵方到中江,當趁來月十八日來援,故陪持三人,次第來通,汝等姑待此日。”
實際上並沒有前來幫助農民軍的清軍,所謂“清軍來援說”不過只是洪景來為穩定軍心而散佈的傳言。但考慮到當時朝鮮朝堂上的主流意識形態依然是“崇明反清”,而農民軍竟會散佈清軍來助的傳言,這就非常值得玩味。
5.jpg
《洪景來陣圖》,首爾大學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藏品
影片的一條故事線是興夫拜託人脈極廣的趙赫幫自己找尋兄長遊夫。電影雖未明說趙赫的具體身份,但筆者高度懷疑趙赫是民間社會中廣泛盛行的秘密結社組織中的高層人士。當時朝鮮民間多有以“劍契”、“殺班(殺掉兩班)契”、“殺主契”、“殺掠契”為名的秘密組織,參與者多為通過武科科舉卻沒能獲得職位的下層武人、逃亡的奴婢、貧民等等。在統治階層看來,這些秘密組織的存在,嚴重動搖了統治秩序。早在1803年,司諫李東埴就上疏國王,要求嚴懲“劍契”之類的組織。其上疏文中提道:
“文武恬嬉,法綱頹弛,以至劍契之名出,而俗敗世壞極矣。一種無賴之輩,嘯聚成黨,帶牛佩犢,謂天不怕,擊狗屠猪,無日不醵,以生刦為家計,以淩犯為長技。甚至橫行朱門,詬辱宰相,突入深閨,毆搏婦女,蔑分亂紀,殆無餘地。”
也就是說文恬武嬉,敗壞的國家政治秩序才是劍契產生的溫床。影片的末尾,以趙赫為首的群眾沖入王宮,要求國王撫恤群眾、改變勢道家專權的局面。儘管群眾在與禁軍對峙中喊出“國家的主人是我們老百姓!”的口號,但故事的結局不過是金氏、趙氏等權臣在內訌中死亡,而國王及大妃等權力人士並未有絲毫損傷。編劇彙集了大量歷史背景要素,最終僅僅講了個國王是好國王,只要肅清權臣奸臣就可天下太平的“清君側”故事,不免讓人有虎頭蛇尾之感。實際上到了影片故事發生的第二年,即1849年,國王憲宗便突然死亡,年僅23歲。坊間傳聞年輕的國王是因為長期沉溺酒色,縱欲過度而亡。歷史上的憲宗雖然採取了一些限制勢道家族權力的改革措施,但僅僅只是表層的改革,未能打破勢道家專權的根本。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朝鮮當時已經通過燕行使獲知了兩次鴉片戰爭爆發的資訊,但忙於權鬥的勢道家族並沒將這些資訊放在心上,也不認為世界潮流即將發生巨變,仿佛朝鮮只要緊鎖國門就可以還像過去一樣安穩度日。到了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朝鮮最終落入被迫開港的境地。

轉自:澎湃新聞/重憶小窗紗

发表于 2019-2-26 00: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這部還真不和我味......但....我居然還是看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zzkorea.com@gmail.com|手机版|住韩网

GMT+8, 2024-4-29 03:00

住在韩国华人留学生网站

© 2012-2017 www.zzkorea.com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