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健康肠道,从均衡饮食开始!

u23dom Lv.8

发表于 2020-6-16 06: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查看: 917 回复: 0|

父母养孩子,总怕孩子吃得少,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胖嘟嘟,更是烦恼自己的孩子怎么吃都吃不胖,是不是肠道吸收状况有问题?然而,期待肠道吸收状况好,应先从建立均衡饮食习惯开始!
检视相片
一直以来,孩子胖嘟嘟或是瘦巴巴,总是被长辈拿来评断父母会不会照顾孩子的依据,对养出瘦巴巴孩子的父母来说,内心其实也是充满百般无奈,往往只能用「吸收不好」响应长辈的关心。

肠道.把守身体健康第一关
没错!吸收状况好不好,与肠道健康有所关联。当食物进入身体后,当中的营养素经过胃的消化处理,进入肠道,由肠道所分泌的酵素分解为小分子的葡萄糖、胺基酸和脂肪酸,再经由肠道黏膜细胞吸收进入血液,最后,藉由血液循环送到全身,提供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台北荣民总医院儿童医学部儿童肠胃科主任黄清峯表示,「营养是所有生理功能运作的基础,正确且均衡自食物摄取营养,并让健康的肠道吸收,可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作」。
特别是近几年盛行「脑肠轴(gut-brain axis)」一说,他解释,「大脑与肠道虽分属身体不同部位,但透过免疫、代谢、内分泌与神经系统而有所交流,也就是说,肠道的健康和大脑的功能会互相影响,根据研究,肠躁症、紧张压力、忧郁症、自闭症等盛行率极高的身心疾病,都与「脑肠轴」有关。

1岁幼儿以一般食物为正餐
肠道健康很重要,而维护肠道健康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多元食物均衡摄取营养,让肠道维持正常运作,并处于好菌多、坏菌少的菌丛生态。可是这对刚满1岁的幼儿来说,是一件艰巨的任务,毕竟刚从以奶类为主食的饮食模式,切换到跟成人吃一样食物的模式,很难无缝接轨。黄清峯医师指出,「如果副食品阶段有循序渐进吃过多种食物,其实衔接成人饮食并不难,只要注意烹调时,把握将食物剁碎、煮烂或切小丁,让孩子易于咀嚼吞咽的原则即可」。
然而,有不少孩子在副食品阶段的食用状况不佳,进入一岁后,仍以奶类为主要营养来源,他建议,「父母应该更积极帮助孩子建立以一般食物为正餐的饮食模式,奶类则退居二线副食品」。

衔接成人食物不佳的过渡做法
对于满1岁幼儿仍未能适应以一般食物为主餐时,不少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于是继续以奶类为主食,但这样无法让孩子摄取足够的营养素,也会影响咀嚼吞咽的能力发展。
黄清峯医师建议,父母在过渡时期可以这样做:如果1岁以上幼儿,依然1天吃5次奶,每次180 c.c.,早晚两次奶的量不减少,但白天3次的奶量,每次各少15c.c.,这15c.c.就用多吃一口饭代替,以1周的时间训练每次少15c.c.的奶量,到下一周时,再练习少喝15c.c.,多吃两口饭代替少掉的30 c.c.,逐步减少奶量并累积饭量,用180c.c.除以15c.c.等于12周,也就是说,只要父母耐心花上数周的时间,总是能让孩子白天喝3次奶的习惯消失,改以吃正餐搭配点心的饮食模式。
他说,「为符合儿童的营养及热量需求,健康的饮食模式应为一天吃三餐加两次点心,点心在两餐之间供应,且与下一餐相隔两小时,否则会让孩子吃过点心,到正餐时间仍有饱足感而不想吃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zzkorea.com@gmail.com|手机版|住韩网

GMT+8, 2024-6-2 18:53

住在韩国华人留学生网站

© 2012-2017 www.zzkorea.com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